Hong Kong Cellist Society 香港大提琴家協會

繁體中文English (United Kingdom)

大提琴於中樂(一)——《路漫漫》大提琴協奏曲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曾經觀賞中樂團演出?如有的話,你或許踫巧見過樂團裡有大提琴加入其中。傳統的中樂並沒有西方的高低音聲部概念,各地音樂風格以至樂器種類繁多,每種樂器也富有獨特音色。隨著時代演變,現代中樂樂團在編排合奏時,會考慮到形形種種的音色如何揉合;而且不少作曲家亦嘗試吸收西方音樂的特色,以至當中很多也直接選用大提琴或是低音大提琴,加入低音聲部。

中西樂融合的創作早已不是罕見,大提琴在中樂團裡,甚至可以獨奏樂器的角色,獨當一面地存在。其中一首代表作品,是曾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關迺忠所寫的《路漫漫》大提琴協奏曲。

 

關迺忠出身於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因其純熟地揉合國樂、西樂的作品而名聞遐邇。當初他為時任港樂大提琴首席的韓美敦(Jay Humeston),而編寫出《路漫漫》。美藉大提琴家韓美敦一直熱愛香港,也擅於演繹東方音樂作品。《路漫漫》主題本為引用藉屈原的名作《離騷》裡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寫歷史裡中國歷代為國家鞠躬盡粹的文人士大夫氣節——按他數年前於文匯報的專訪[1]所言,屈原、岳飛、文天祥,一個個愛國士人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都是他創作這協奏曲的發想。樂曲依循西樂的譜曲架構,卻使用了大量如琵琶、二胡等中國樂器,旋律起伏之間蘊涵作曲人的中國哲學省思,讓樂曲變得更別樹一格。

 

不過,有趣的是,關迺忠寫了樂譜,卻沒有向韓美敦,以至後來其他演繹《路漫漫》的人解釋過創作的原由。他說,音樂不需要固定的解釋,「音樂有不同的表現方法,一百個劇場就有一百個莎士比亞。」於是韓美敦謹慎而著重細節地,完成《路漫漫》於台北和高雄的演出,後來灌錄了這曲的CD版:

https://y.qq.com/n/ryqq/albumDetail/002WPHn11dwlEL

https://moov.hk/#/album/VAHG00112520A (只有Moov會員才能瀏覽)

 

後來朱亦兵為香港中樂團客席演奏,對關迺忠來說,又是截然不同的版本。

 

朱亦兵出身於音樂世家,曾是「科隆愛樂大提琴」的六名成員之一,也曾擔任世界頂級交響樂團如瑞士巴塞爾、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的客席或首席大提琴。按關迺忠的形容,朱亦兵的演奏較自由奔放,卻是「特別有靈性,特別感人」:琴音時而溫婉時而暴烈,彷彿不自覺地便奏出了愛國文人的悲壯與哀愁。

 

朱亦兵的版本是《路漫漫》於香港的首次演出,然而中樂團演奏的版本未有在網絡上公開。在網絡上搜索之時,筆者倒是發現了台灣成功大學國樂社於兩年前以第一樂章作為畢業演奏會樂曲,讀者可先從此版本了解樂章的大概:

《路》第一樂章於2020《玖釀》成功大學國樂社109級畢業演奏會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QRSO2wjc4

疲情和緩之後,世界各地以至香港也開始回復現場表演,期望他日有更多人拉出不同版本的《路漫漫》,如果有機會,讀者們切勿錯過!



[1] 訪問來源:《文匯報》:「關迺忠 曲中事 曲外情」,2015425日報道

Dedicated Cloud Hosting for your business with Joomla ready to go. Launch your online home with CloudAcc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