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Cellist Society 香港大提琴家協會

繁體中文English (United Kingdom)

你不能不學的大提琴曲目:安東尼.里奇的《大提琴獨奏曲》Op. 90b

 

 

257653989_4049801855121040_1340965649011444281_n.png

 

你不能不學的大提琴曲目:安東尼.里奇的《大提琴獨奏曲》Op. 90b

Brian Patrick Bromberg

安東尼.里奇(Antony Ritchie)是新西蘭最多產的作曲家之一,至今已有超過200首作品,包括5首交響樂曲,多首中提琴、小提琴及鋼琴協奏曲,更有不少合唱及室樂作品,幾乎涵蓋了所以你能想像的樂器組合。

其中《大提琴獨奏曲》寫於1996年,是一首令人驚喜的獨奏作品,因為它既不浮誇又親民,卻又為大提琴演奏帶來了新靈感。此作品由三個相連的部分組成,由節奏為7/8拍的舞曲開始第一部分。

舞曲利用空弦及雙音的共嗚,帶出旋律及推動音樂前行的節奏結構,又以調性音樂作為主部分及主題,繼以引領聽眾進入驚奇萬分的音樂世界,這正是在里奇同期的作品中常見的安排。

第二部分是一段6/8拍的慢曲,常常讓我想起印尼中爪哇島上以皮洛音階(Pelog Scale)創作的甘美朗(Gamelan)音樂。演奏這部分的時候,要留意保持節拍穩定,才能讓樂譜上標注的速度起伏明顯地呈現出來,如果演奏速度太有彈性(Rubato),這些速度變換便會失去效果。另外,樂曲中有一段既極有里奇風格,又讓演奏者十分暢快,它從中間插入樂曲,以空弦配合自然泛音及雙音,帶出既富深度又激烈的共鳴,然後一直帶著聽眾步向高潮。

當第二部分的音樂收減到只剩下微弱的A弦和D弦的泛音,樂曲旋即進入最後,亦是最快的第三部分。在這個興高采烈的結尾,舞曲般的節奏再次重現,揭示了里奇曾居於匈牙利而深受其民謠音樂影響,而以調式音樂寫成的旋律和空弦的段落,更使第三部分充滿民謠的味道。

此部份極為活潑有生氣,速度是每1分鐘144個八分音符。從開始到結束,演奏者必須穩定地保持在這個速度,這樣反拍(Off-beat)和節拍變換才能清晰可聞。到了最後幾個小節,要把節奏稍為拖慢,讓最後兩個大和弦的共鳴持續到結束的小節,聽眾就能盡情享受最後的和聲。

有趣的是,里奇以這首歌作為即將移居的友人的結婚禮物。他為最後的六個音符注上「再會我的友人」,並以安靜地彈撥一聲C線空弦結束樂章。

總括而言,這首樂章很適合作為大提琴演奏會的開場獨奏。它充滿生氣,旋律如歌。它很多玩味的技巧轉換,聽起來複雜的聲音段落交疊,實際上不難上手。如你喜歡普羅哥非夫、蕭士塔高維奇或是巴托,你必定也會喜歡這作品。

由Brain Bromberg演奏的版本:https://youtu.be/mdoXmy-2pao

Dedicated Cloud Hosting for your business with Joomla ready to go. Launch your online home with CloudAcc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