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國家總是讓人有一種特殊的歷史感,獨特的歷史建築,沙皇到前蘇聯的動蕩,以至眾小國橘逾淮為枳,出現各自的獨特文化標誌,東歐的音樂家也經常被形容創作帶有家鄉的影子—無論是景色、民族音樂、甚至調性風格也別樹一幟。接下來,我們希望與大家分享一系列的東歐作曲家及他們的大提琴作品。
第一位是亞美利亞裔,蘇聯時期最享負盛名的三大作曲家之一的阿拉姆·哈察都量。對大多數人而言,亞美利亞這國度聽來遙遠又神秘,它位於西亞及東歐之間,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它亦可被視為東歐國家。亞美利亞被連綿的高山包圍,有著濃厚的鄉土民化。縱然出生於另一個前蘇聯共和國喬治亞,阿拉姆·哈察都量的成長接觸大量亞美利亞文化,包括慶典及民族音樂,一直影響著他日後的創作。
哈察都量早年未有接受正統藝術訓練,他的家境貧困,成長時期他學習技工,本考慮向醫學或工程方向進修。然而,一直熱愛音樂的他於18歲遷至莫斯科,終獲得進一步學習音樂的機會,專攻大提琴演奏及作曲。縱然戰爭曾令他被逼停學,復學後的哈察都量的才華也迅速獲得肯定,尤其是樂曲內濃厚的民族色彩成為了他的個人特色,讓他迅速獲得國內外關注。
由芭蕾舞、戲劇、到亞美利亞及俄國民謠,哈察都量寫過形式多樣的樂曲,當中暗藏的,一直是他的人生經歷的感受及對亞美利亞民族的深厚情意結。其中1946年推出的《大提琴協奏曲》,形式簡約明確,小調的旋律流動本來就相類似東方音樂。起首他引用亞美利亞民謠的節拍,編成大提琴手跳躍的十六分音符,中段的行版漸變得戲劇化,情感起伏較大,第三樂章密集的節奏更製造了一種緊逼的張力,直至尾段以快速的尾聲(code)收結。有說《大提琴協奏曲》澎湃卻陰沉,充滿情緒張力,是讓哈察都量舒發他對俄國十月革命及戰爭年代的痛苦記憶。
作為第三部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背後還有蘇聯政府對這種「形式主義」音樂的管制。他力排眾議完成此協奏曲,被當局譴責而需要趕回亞美利亞。即使自己的作品被壓下來,難損哈察都量專心一致,將情感都投注在音樂本身。大家可參考Tchaikovsky Symphony Orchestra 2003 年的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kWS8wXqMg 感受他對動盪年代的情緒記憶,以及亞美尼亞熱情而優美的民族音樂。